close

憤怒的小孩.jpg

        臺灣的銀行業大致上可分為二塊,市占率也大約各半,一半是官股銀行,另一半就是非官股銀行,包含了民營銀行與外商銀行。官股與非官股銀行有各自的玩法,與不同的經營理念,造就了不同的工作環境,吸引著理念完全不同的員工。可以說,對想進銀行的人而言,選擇官股或非官股銀行,與其說是一種公司的選擇,倒不如說是一種價值觀的抉擇。

        何謂競爭力?如何讓自己在社會中活得比別人好?有些人認為再大的公司都不可靠,只有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有些人則是相信個人終究只是個微小的個體,只有在大企業的保護傘之下,才能渡過大風大浪。而其中,官股銀行就是穩定的代表,體制的穩定大於個人能力的發揮,而民營銀行或外商銀行則是個人能力的展現,能力強者居高位領高薪。

        事實上,官股銀行也有能力高下之分,在長達三、四十年的職涯中,大部分的人入行時職等都差不多,卻有人可以當上總經理、副總經理、經理,但有些人到了退休時還只是個領組,甚至是高級辦事員。可以說,官股銀行的升遷慢,只是相對於民營銀行與外商銀行,在這體制之內的人,看似緩慢的升遷體制,依然可以比較出誰是比較有能力升官的。

        民營銀行雖然流動率高,依然有不少的內勤人員安然待到退休,比起一般公司平均壽命只有13年,銀行業的生命還是長了一點,也相對穩定一點。因此,所謂的穩定與能力,都只是相對的概念。官股銀行頂多只是保障不裁員,但對於加薪多寡,升遷快慢,依然還是看個人能力與造化,三、五年看不出來,拉長到二十年時,高下立判。

        反之,民營銀行除了業績單位之外,也需要龐大的後勤與行政單位,這些非業績單位的加薪與升遷,在某種程度,甚至比官股銀行還慢。選擇了官股銀行,表示認同了體制重於個人,穩定重於能力。在不裁員的前提之下,自然升遷就慢,前浪不退,後浪當然無法前進。因為保障工作權,自然有倚老賣老的現象。官股銀行的董事長、總經理多是官派,家大業大,兼之政府球員兼裁判,官股銀行還是能保有一定的獲利能力,即使不靠手續費收入,不靠財務操作,純靠存、放款利差,還是能有相當的獲利。

        所謂的保險、基金、信用卡、IPO等業績,是民營銀行重要的獲利來源。但在官股銀行,常常只是長官上任的新官三把火,真正創造出來的效益有限。因為沒有具體的業績需求,也沒有一個有效合理的評估機制,加上強烈論資排輩的濃厚氣息,官股銀行的考績與業績的關聯性並不高,個人的能力在官股銀行並不容易展現出來,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的人還是只能隨著年資加薪、升遷,慢慢排隊到退休。

        而這,就是穩定大前提之下必然的結果。反之,臺灣的民營銀行大多是家族企業,老闆們用製造業那一套cost down的方法來經營銀行。所謂的MA高薪,也只不過是懶得用長時間好好訓練一個全方位的銀行人才,而寧可用多一點的薪水來吸引相對聰明的人來個快速輪調存匯、外匯、放款等部門,在走馬看花之後推到前線打仗。

        快速壓縮之下,如果成功變成鑽石,那公司大賺,用遠比官股銀行少的時間,訓練出更強大的銀行員。反之,如果失敗了,也不過就是多花了一點薪水,明年再招優秀的新人再壓縮試試就是了。因此,能夠快速學習成長,並且能有業務能力的銀行員在民營銀行如魚得水,可能二、三十歲就有著響亮的頭銜,甚至領著比官股銀行分行經理還高的薪水。但一旦失去業績能力時,3X歲取代前輩坐上高位,就有可能在4X歲時,被另外一個3X歲的人來取代。怎麼來,就怎麼去,當相信能力至上時,當能力不在時,當有家庭、當健康出問題時,無法再像年輕時貢獻龐大的產能時,就是該下臺一鞠躬的時候了,這時就千萬別怪民營銀行無情。

        背負較少或沒有業績壓力的後勤人員,臺灣的老闆喜歡用低底薪高獎金的方式來處理。低底薪的勞健保與退休金就提撥的少,高獎金則可以隨著公司獲利好壞而調整,並且讓員工看在年終獎金的份上,乖乖撐到過完年再離職。只是,不論用什麼樣的名目來包裝,整體而言的年薪還是跟官股銀行的薪水差不多。薪水太低會讓員工往官股銀行跑,太高的話也沒什麼必要,只是內勤,留住堪用的人就行了。

        雖說,官股銀行升遷加薪慢,但實際上,民營銀行的非核心單位,升官加薪也沒多快,甚至有N年沒有加薪的情況,所謂民營銀行比官股銀行還看重能力,其實對大部分的行員而言,也只是和官股銀行半斤八兩而已。對於無法對公司帶來大量收益或有特殊專才的人,不論官股還是民營銀行,都不可能付出太多的薪水。

        至於輪調,官股銀行雖然緩慢,但因為幾乎可以待到退休,除非太誇張,不然在漫長的銀行生涯中,多少也可以輪調到不同的位置。只是,在穩定的前提之下,個人輪調與否與職涯規劃,相較之下,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事。而民營銀行,從招募員工時就有明確的定位,大部分都是專才專用,除了業務所必要的職務之外,說起來也沒有什麼明確的輪調制度,如果有些人能夠輪調比較多的位子,這跟官股銀行一樣,通常也是個人造化,跟民營與官股無關。

        沒辦法,對民營銀行而言,同一個位置待愈久,業務會愈熟悉,效率就會愈高。變動的同時,也是產生作業風險的時候,所以沒事別輪調。當然,員工愈不輪調,就會更沒有競爭力,也更沒能力離職。官股銀行有家大業大的優勢,但同時也受政府的控制,不論招人、用人、還是炒人,都無法跟民營銀行一樣具有彈性。如果再加上各種政策性的因素,不論是各種優惠存款或貸款,不可拒收定存,指定換鈔等各項吃力不討好的業務,搭配著還算有勢力的工會,要求官股銀行要與民營銀行一樣多增加手續費收入與有民營銀行獲利能力,的確有點強人所難。

        反之,民營銀行雖然在人事與經營上具有彈性,不用背負虧錢費力的政策性貸款如勞工紓困貸款或18%優存等,也可以放手去購併其他銀行,擴大規模,或者是進行員工汰弱留強的動作,甚至在各種收費上也比官股銀行更不怕客訴。但劣勢卻是沒有官股銀行的龐大祖產,又有股東的壓力,將本求利乃是所有經營者的共同目標,銀行業也不例外,自然也沒辦法要求民營銀行跟官股銀行一樣如此保障員工的權利與福利。

        因此,不同的背景,自然有不同的經營方針與理念,在比較與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將官股與非官股銀行分開比較,不然容易流於見樹不見林。貿然批評官股銀行獲利不如民營銀行或者是服務不如民營銀行時,則是忽略了官股銀行所背負的政治與社會責任。反之,輕易的抱怨民營銀行視員工如免洗筷或是血汗工廠時,則是忘記了臺灣的許多民營銀行都是家族企業,也是股票上市上櫃公司,有替家族爭光與替股東賺錢的使命。

        有能力的人在官股銀行,可以升遷比同事快,又有餘力兼顧家庭與個人的興趣。普通能力的人在官股銀行,可以在下班後的生活與升遷二者之中擇一發揮,或者是兼顧平穩的升遷與照顧家庭。能力差的人則升遷比別人慢,下班後的生活也多是平淡無奇,極有可能庸庸碌碌的渡過餘生,但比民營銀行好的部分就是基本上可以待到退休,受到類似公務員的保障。

        有能力的人在民營銀行可以年少得志,進行幾年就可以賺到大多數行業都領不到的年薪。普通能力的人在民營銀行可以犧牲個人生活賺取相對高的薪水,或者是在後臺比官股銀行操一點,但領取跟官股銀行差不多的薪水過日子。而能力差的人則是容易被推到一線當櫃員、當業務員,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業績生活,看天過日子,並且容易流為免洗筷。

        能力強的人不論在官股或民營銀行都不會有太多抱怨,因為都明確知道自己的價值與選擇。能力普通的人也許有所抱怨,但還是能接受緩慢的升遷與加薪,因為他們清楚不論是在官股與民營銀行,他們都會得到差不多的待遇。而能力差的人就會抱怨在官股銀行吃大鍋飯,升遷太慢。不然就是不滿在民營銀行只能被當作薪水低的櫃員、用完即丟的理專與房、信貸專員,或者是只能當客服與到各大賣場推信用卡。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之一,就是沒有自知之明,無法擇其所愛,也無法愛其所擇。當選擇了以體制為主的官股銀行,穩定重於一切,個人的能力就是次要的事。不能一方面抱怨升遷緩慢吃大鍋飯時,卻又享受著低業績的壓力。另一方面,當選擇了以能力為主的民營銀行時,就不能一方面手拿著獎金,一方面卻希望在達不成業績時,公司能夠手下留情,不要砍人。

        每個人都想在穩定中求成長,在表現好時受到肯定與獎勵,表現差時還能夠保有一定的福利與薪資。每個人都希望年輕時看能力,年老時看年資,但這某種程度上是很難同時達成的。餅就那麼大,年輕人吃走了,老年人自然沒得吃。要留給老人吃,年輕人自然只能流口水。當做了選擇之後,就該接受自己的命運。考進了官股銀行,就該相信體制,在穩定而緩慢的體制中求發展,接受老人與爛人存在的事實。

        在民營銀行,就該有覺悟,公司隨時會在你最需要公司的時候,無情的將你踢開。當你為公司充滿年輕人的青春洋溢所喜時,就該知道其他離職老人背後的苦。當認同了體制重於能力時,就會選擇官股銀行。既然選擇相信體制,就該選擇穩定性愈高與愈能維持體制運作的官股銀行,而不該對所謂的穩定中帶有彈性的官股銀行帶有太高的期待,在體制穩定重於能力的前提之下,導出來的常常不是讓優秀的人升遷更快或加薪更多這種容易引發爭議且增加成本的結論,而是加薪更少或者是升等更慢 這種慘痛結局。

        反之,當相信能力重於體制時,就該選擇有競爭力並且可以發揮個人能力的銀行。這時就不該選擇看起來很像官股一樣穩定的民營銀行,因為只要換人接班,新老闆改變想法,請個麥肯錫,或來個 KPI,整個對老臣的保護體制,就可能會一夕變天。當然,也不該選擇規模較小的銀行,在重規模的銀行業,銀行品牌不強,個人能力再強,常常有志難伸。

        不管是官股或者是民營銀行,不管是重體制或能力,都盡量避免中小型銀行。銀行大者恆大是世界的趨勢,小小的臺灣有近四十家銀行遲早會面臨整併的問題。八家官股行庫,拖得過扁八年、馬八年,也不見得還有下一個八年。而後段的民營銀行甚至金控,也多待價而沽,一旦價格談好,就像元大銀行併大眾銀行一樣,馬上就豬羊變色。

        因此,不管是重能力還是重體制,銀行不要被合併是最重要的考量。被合併之後好一點是當二等公民,差一點就是資遺裁員,一生辛勞付諸流水。選擇了銀行業時,就該考量自己的能力與性向,來決定是否要進官股銀行。一旦選定了之後,就全心相信自己的選擇。即使很優秀的人當了官股的 MA,待了幾年之後,一旦離開服務的銀行,也不會有太強的競爭力,要轉到民營銀行領類似的薪水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甚至到其他的官股銀行,年資也不見得會被承認,一切還是要照考進去時的職等與升遷制度處理。

        反之,就算是民營銀行的RM,一旦要轉到官股銀行,也很有可能從5職等或7職等的小行員開始開櫃,甚至就算當過民營銀行的經理,也必需要從考進來的低職等開始,接受被許多年輕人白眼的命運。可以說,官股與民營二種不同的體系,有不一樣的遊戲規則,不管是官轉民,還是民轉官,幾乎都要砍掉重練,在轉換跑道的過程,要有相當的代價與決心才是。

        有些人建議可以先去民營銀行試試,不行再來官股銀行。事實上,優秀的人也許會有很多的選擇,但卻並沒有太多重來的機會。任何行業都一樣,機會是留給及早下定決心的人。就在許多人還在迷惘選擇官股還是民營銀行時,早就有不少人大學一畢業就選擇進入官股銀行,開始累積資歷,其中不乏前段學校的學生,尤其這幾年更是有不少碩士與海歸人士選擇進入官股銀行服務。

        如果在民營銀行繞個幾年後發現自己不行時,再選擇到官股銀行時,一方面有可能因為沒時間唸書考不上,另一方面也會發現起步比起其他人已經太晚,有種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的惆悵。當然,有很多優秀的人為了搶進前段民營銀行MA 的窄門,從大學時期就努力考證照,充實外語能力,積極參加社團,甚至有銀行的實習經驗,搭配著前段的研究所或國外名校的學歷,想要趁年輕,還有新鮮的肝的時候,在民營銀行衝一波,不論是當RM還是當交易員,好好的將年薪衝得比官股銀行的經理還要高。而這種機會,也是留給及早下定決心與準備的人。

        有能力同時考上官股與民營MA的人,一旦做了選擇,就不要動搖。即使進了官股,發現MA只是薪水比較高的櫃員,輪調也通常只是形式,待久了也不會有什麼競爭力的事實。但換個角度,卻是已經比其他官股的員工用比較高的職等進行,升遷也相對快,踏在穩定的前提上,卻有著比其他同事更多的發展機會。進了民營銀行,就該有覺悟快速學習累積作業面與業務面的能力,趁身體健康時,拿青春換高薪。事實上,有著更多的民營銀行員工,是拿青春換絕情,拿命換低薪。總之,選擇了穩定,就不要想發展,能夠在穩定中發展,那是上輩子燒了好香。選擇了發展,就不要還想穩定,遇到重人情的老闆,是祖上積德。

        不管是在官股還是在民營銀行,學歷、語言、證照、業績,這是最外顯的四項能力。當學歷夠威時,常常直接分派到總行單位或者是很快就被派到徵、授信等位置,到一線去開櫃推保險與基金的機會相對低。當語言能力夠強時,就比別人更有機會外派與處理外匯相關業務。當證照夠專業時,有會計師、律師、分析師、CDCSCFAFRM 等證照時,派去當免洗櫃員或理專的機會自然較小。

        只有學歷、語言、證照什麼都沒有時,才會一直將業績掛在口中,也許推保險與基金的手續費很重要,但相較於整個銀行的獲利,這只是占一小部分而已。對銀行而言,拉到一個企金大戶是業績,拉到一張信用卡也是業績,但兩者之間的重要性卻是天差地遠,因此,即使是所謂的業績能力,也有高下之分。事實上,即使沒有推這些保險與基金,銀行業依然可以靠利差活得很好。有時候,逼行員推保險與基金,只是希望多少能夠彌補發給櫃臺人員的薪水而已。

        當然,除了外顯能力之外,也有待人處事、巴結長官、應對進退、情緒管理甚至是有背景等內在能力,但這畢竟比較抽象,難以具體化。一個完整的銀行員應該要有存匯的支、定存經歷、外匯匯兌和進、出口與放款的企、個金的歷練,如果還能有催收的經驗,那思考會更加全面。待完分行之後,應該要到總行選擇一個有興趣的部門當作以後深化的專業領域。當然,如果還能夠有幾年海外分行的歷練,就會更加完整。

        選擇了官股銀行,雖然升遷緩慢,看起來像吃大鍋飯,但只要是人才,只要肯努力,依然能夠比同梯更快升遷。積極爭取輪調,下班充實外語,將高業、初階外匯、初階授信、保險等基礎金融證照考齊,行有餘力再考外匯交易、進階授信等中階證照。更有心的話也可以挑戰CAMSCDCSFRMCFPCFA、會計師、分析師等高階證照。

        官股生涯長達三、四十年,不像民營銀行有具體業績評比,每一點努力的累積,都會成為官股銀行職涯發展順遂與否的基石。八大行庫,扣掉兆豐銀,其他家的平均年薪都不會差太多,但壓力最小與穩定性最高的自然就是臺、土銀,所以臺、土銀優於其他八大。扣除臺、土銀,兆豐銀的壓力與其他八大行庫差不多,但兆豐銀的年薪特別高, 所以兆豐銀優於其他八大。臺銀的穩定與名聲大於土銀,土銀的壓力小於臺銀,福利稍優於臺銀。沒有民營化或被合併前的土銀優於臺銀, 但考慮到IPO與被臺銀合併的可能性,臺銀又優於土銀。兆豐銀的福利優於臺、土銀,壓力也大於臺、土銀,但發展機會較多,所以三家的優劣需要依自己需求考量。簡單說,兆九>臺七>土七>兆八>臺五>土五>兆七 >兆六。

        臺企銀穩定性最低,福利也接近最差,自然是官股最末選。合庫銀、一銀、華銀的穩定度優於彰銀,雖然彰銀的壓力小於其他三家,但選擇官股首重穩定,彰銀穩定性最差,所以彰銀僅排在臺企銀之前。合庫銀、一銀、華銀三家福利相近,但華銀福利為三家最差,壓力卻最大,所以華銀在合庫銀與一銀之後。合庫銀壓力小於一銀,但因為分行太多,發展性不如一銀,有鑑於壓力會變大,但發展性的侷限不易改變,所以一銀略優於合庫銀。

        原本,預期八大行庫會用較為和平漸進的方式慢慢整併,但少子化的問題已經從大學退場延燒到了銀行的招募新人。事實上,不只銀行業開始缺乏新的人力,其他行業也都面臨了新鮮的肝不足的問題。只是,有些勞力密集的產業還可以多聘請外勞來渡過難關,但銀行業還是相對封閉與學經歷要求較高的行業,所以也已經有銀行發生招不到足夠員工的情形。但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各大銀行都加速了Fintech的速度,並重新檢視人力配置的問題,有可能會發生不缺一線基層櫃員,但缺大數據、資訊、資安、法遵、風管等各種專業人才的問題,而解決之法,自然是銀行整併。

        只能說,如果政府再不重視銀行整併的問題。屆時,政府依然還是得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只是就如同年金改革一樣,愈晚處理問題就愈複雜。如果2007年時,臺、土銀合併成功,一家世界百大與存、放款市占率15%的超級銀行產生,就會對市占率都約只有5%左右的其他大型行庫產生需要合併的壓力,使銀行整併陸續發生,臺灣銀行業的整個生態就會整個大不同,也許銀行會只剩下20家不到也說不定,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由於現實上無法待過每一家銀行,即使能待過每一家銀行,每個人的心得與看法也都不盡相同。即使在臺銀,也有行員認為他們非常努力且具有競爭力,升官也快。在北富銀,也有人覺得他們可以待到退休,公司非常重人情。所以,要寫到各路人馬都滿意,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本書文章力求接近真實,但為了增加可讀性,在架構上仿造三國演義的敘事方式,七實三虛,重要的事力求正確,為了劇情需要,會在某些虛筆上用稍微誇張的語法。同時,也像太史公一樣,加入了一些個人的情感與評斷。希望,有別於一般無趣的年報或銀行簡介,能夠用比較恢諧的方式讓對金融業有興趣的人能夠初步了解臺灣銀行業,尤其是八大行庫的生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資男吃喝玩樂 的頭像
    小資男吃喝玩樂

    lintan512的部落格

    小資男吃喝玩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